==前言==
花了許多時間,終於把最麻煩的Roger Moore介紹寫完了。
我看就先把時間點往前推,先介紹完前面的兩位演員吧。
今天發表的這篇,有許多人應該不認識這位,甚至還會產生"他有演過007嗎?"的疑問。
他,就是最年輕的龐德演員,George Lazanby。
喬治.羅伯特.拉贊貝(George Robert Lazanby),1939年9月5日生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古爾本。
曾在澳洲海軍服役,擅長搏擊。退役後的職業是汽車銷售員。
1964年到了倫敦,在一偶然的機會下為Martini(馬汀尼酒)拍攝平面廣告,而躋身倫敦頂級男模圈,在之後還拍過一巧克力的電視廣告。
1968年,在搏擊試鏡中他以優異的表現擊敗了眾多對手,成為了第二任的龐德演員。
在此之前,他除了巧克力的電視廣告外,沒有任何演出經驗,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卒,自此成為了媒體的焦點,當時的他才30歲。
辭演007電影後的Lazanby,事業走入低潮。
70年代轉戰香港電影界,憑著自己的搏擊實力,原先可以在李小龍的"死亡的遊戲"中擔任要角,卻因李小龍的驟逝而痛失機會。
之後有出演幾部電影,還轉戰重機賽車界,後期多出演一些電視劇。
George Lazanby曾結過兩次婚,育有五個小孩。
主演過007的電影數:1部。
1969年--女王密使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劇情概要:Bond某天在一海灘救了一位欲投海自殺的美女Tracy,之後還在賭場與其有更進一部的認識,美女的父親Drag甚至還握有Bond一直在找尋的Blofeld的資訊。其後Bond偽裝身份潛入Blofeld在阿爾卑斯山的療養院,赫然發現Blofeld欲向世界散播新型病毒。逃出來的Bond意外的與Tracy相遇並墜入了愛河,但不久後Blofeld竟抓走了Tracy,得不到MI6協助的Bond與Drag組了突擊隊前去援救,到底他們能不能成功救出Tracy,並粉碎Blofeld的陰謀呢?
值得一提:Bond在此集結婚,但片尾前女主角遭槍殺。
1967年,"You Only Live Twice"上映,第一任龐德演員Sean Connery(史恩康納萊)宣佈辭演007,
於是在1968年,為了下一部電影的全球性試鏡活動開始了,規模比1961年選角時還要大上幾倍,前來試鏡的男星據說超過400位。
在選角過程中,龐德女郎很快就敲定由英國知名女星Diana Rigg(黛安娜里格)出演,
而當時的Lazanby與其認識,Rigg便推薦Lazanby前來參加試鏡。
他在搏鬥試鏡中以優異的表現擊敗了其他對手。1968年,第二任龐德演員就決定是George Lazanby。
30歲的年紀,又毫無演出經驗,這位前汽車銷售員在一夜之間成名,週圍圍繞他的除了媒體,還是媒體。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成就,Lazanby充滿自信,想要把這部"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給演好,因此他嚴以律己。
然而,有傳他的這股自信漸漸轉為自傲,除了與劇組有許多摩擦,與龐德女郎Rigg的關係也日漸緊張。
也因此,拍攝的過程並不順利,片場時時充滿火藥味。
對於一個毫無演出經驗,又因一夕成名,工作量忽然爆增的壯年男子來說,當然也是煩上加煩,Lazanby抱怨連連。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殺青後,還有一大段時間後製。
在上映前,George Lazanby即聲明自己不幹了。
電影上映後,由於Lazanby留了鬍子,被劇組認為"不符合Bond的形象",而遭拒絕參加首映會,
因此Lazanby只好自掏腰包在別處舉行自己的首映會,這件事更讓他與劇組的關係惡化。
自此,Lazanby的事業一瞬間走入低谷。
下一部"Diamonds Are Forever"又由Sean Connery主演,更使得Lazanby被比了下去,
後來接班的Roger Moore表現也很優異,Lazanby竟成了"毫不起眼的接班人"。
Lazanby事後也說,當時真不應該拒絕繼續出演007電影。
他感嘆道,"一瞬間,所有的光環都加諸到了自己的身上,幾乎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但自從宣佈辭演後,這些光環又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不見,來的快果然去的也快。"
這部由Goerge Lazanby主演、首次換演員的007電影"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票房除了慘字,還是只有慘字,
票房只有上一部"You Only Live Twice"的一半,觀眾的反應明顯不太好。
Lazanby有著"年輕"這項最大的本錢,無奈他沒有任何經驗,一下子被賦予這繁重的工作,壓力頗大。
雖然近代對他的評價還不算差,但以當時觀眾的反應來看,可能是樣子不夠帥,不太受觀眾接受吧!
Lazanby的演出中規中矩,但就是缺乏個人特色與魅力,且從頭到尾似乎都是那些表情,這的確犯了演員的大忌。
但也有一部分的龐德迷認為,"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是最好的007電影,因為最貼近原作小說。
我個人對於George Lazanby的外觀並沒有什麼批評,也許以現在的審美觀來說,他可能不算帥哥,
但不管是什麼年代,他就是長這樣,英俊就是英俊,外觀沒什麼好評論的。
演出的表現,的確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儘管眾多的搏擊鏡頭讓我大呼過癮,
如前面所講,"表情變化不大"便是他致命的缺點。撇開這點不說,他的嗓音也還挺有磁性的,
倘若好好發揮,或是晚一些才出演007電影,他的表現肯定大不一樣。
整齣電影的節奏還挺慢的,甚至還有一大段就像愛情文藝片,男女約會的場景有好多個,
滿臉笑容的Lazanby,的確具有男性的浪漫感,笑起來也真的很帥。
就可惜這個"機會"來得太早,讓他往後的演藝事業都不甚順利。
其實在這部電影中,有許多事都是"創舉"。
例如這是Bond第一次滑雪、第一次泡妞泡成老婆、第一次向長官M提出辭呈...等,
對於後兩者,許多觀眾因對Lazanby的表現有不滿,而將所有的不對都推往他身上,這的確還挺不公平的。
忽然覺得Lazanby真的挺委屈,因為還有龐德迷說反派就是Lazanby,因他破壞了Bond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笑)。
2002年,由Pirece Brosnan(皮爾斯布洛斯南)主演的"Die Another Day"首映會上,
五位龐德演員齊聚一堂,場面盛大。
我想,George Lazanby應該多少釋懷了些吧。
不管評價如何,也不管"毫不起眼的接班人"這詞,Lazanby就是接演過007電影,
他也是這把火炬的傳人之一,這是永遠不變的。
======全文完======